宝鸡家园网
您当前的位置:宝鸡家园网 > 宝鸡信息 > 内容

宝鸡民间艺术崇虎的文化意蕴

日期:2010-12-21 来源: 【关闭

    随着十二生肖的轮回更替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虎年。围绕2010年春节的年俗文化活动以及绘画、书法、电视媒体,自然说虎谈虎。甚至2009年(牛年)因一部名为《牛气冲天》而赢得票房的国产原创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也适时推出了新的贺岁片《虎虎生威》。虎在远古就受到先民崇拜,并在以后发展中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色彩,从而使其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仅对虎敬畏、喜爱而且顶礼膜拜,对虎的崇拜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虎文化,崇虎思想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笔者在春节前探访凤翔的“泥塑村”——纸坊乡六营,村里生产的民间工艺泥塑马与泥塑羊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图样,那以后制作当年的生肖泥塑成为六营村泥塑生产的主项。在宝鸡的乡间以虎为题材的民间艺术品类丰富,深厚的崇虎文化思想影响其间,让我们通过对宝鸡民间美术中虎形象的研究来探寻崇虎的历史文化渊源。
 

    宝鸡地区崇虎民间艺术品调查凤翔彩绘泥塑虎泥塑的历史渊源久远,凤翔彩绘泥塑的生产时间可追溯五六百年。现今保存的泥塑品种中泥塑虎最具有代表性,包括虎头挂片与坐虎等。尤以虎头挂片作用特殊,它的形态不象孩童的泥玩具,泥制易碎并不适宜戴在头上当面具,它悬挂在家中显著的位置用以镇宅辟邪,护佑家人平安。另一种坐虎就如同孩童生命的保护神,似于陕北的炕头狮,大的放置于炕头虎虎生威,小的空壳内放有石子、泥丸可摇出声响,是乡间孩童常见的泥耍活。彩绘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匠人在施彩时并不以虎“黄质黑章”的形象特征为蓝本,而用墨线于虎头、虎身绘制传统吉祥的花草、动物图案,再填以红绿等浓烈对比的色彩,绚烂夺目给人以强烈的的感受。虎头挂片属于半浮雕。在虎面之上凹凸出虎的眉、眼、鼻、口。造型特点与西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饰相类似,彩绘虎头上繁复的图案亦如青铜兽面上密布的云雷、回纹。而虎头挂片与青铜兽面所显示出的狞厉审美不同,红绿对比的民间色彩与吉祥纹饰给人的是一种亲和力。彩绘泥塑虎额头的主要部位并没有画出一个“王”字,而放置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双眉则是一对意象表现的阴阳鱼,鼻梁部位画出一个倒置的药葫芦,双目圆睁、张开血盆大口,下颌画上多子的石榴,在一些空地被艺人们“撇”出意象的蝴蝶、蝙蝠。两颊、双耳还用弹簧缀有蝴蝶、飞鸟等小饰物。泥塑的彩绘如同吉祥图案汇集的百宝盒,民间艺人将丰富多样的吉祥符号毫不吝啬的都放了上去,表达了百姓心中最普遍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西秦虎枕、虎头帽、虎头鞋、香包“秦”是陕西的简称,宝鸡地处陕西的西部旧有“西秦”之称。在宝鸡的乡村不仅家宅、炕头有虎的护佑,就是孩子的穿戴也与虎相关。孩子出生之前,妇女们就已经为孩子准备虎枕、虎头帽、虎头鞋。虎枕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虎身为枕的主体,枕的一侧绣出虎头,另一侧加上虎尾,并缝制出四条短粗的虎腿,虎的眼睛、鼻子等用布单独缝制,再缝接在虎脸上。常见的老虎是“黄质黑章”,而古代传说中有白虎或黑虎,不但斑纹有异,并说它有威风而不伤人,是一种灵兽,所以在民间常见黑布缝制的虎枕。西秦虎枕头身以黑或红这两种布料为底,腹用白布,在头、身用彩线刺缀图案,形象憨实可爱,没有了真实虎的八面威风,更象家中的猫儿、狗儿成为伴随孩童成长的玩伴。另一类基于传统枕头的样式,枕两侧的枕片各是一个刺绣的虎头,形成两尾相交的双头虎。
 

    头部基本以平绣为主,突出虎的眼、鼻、口部位。孩子睡在母亲千针万线绣出的虎枕上,以这样的灵兽护佑一定能健康成长。艺术地理宝鸡民间艺术“崇虎”的文化意蕴李强摘要:宝鸡民间美术品类丰富、异彩纷呈,有民间美术之乡的美誉,其中以虎为题材的民间美术品更是多姿多彩,有彩绘泥塑虎、虎头帽、虎枕等,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区民俗文化中的崇虎意识。史前时期,生活在渭水中上游地区的伏羲部落以虎为图腾,虎的图腾崇拜在历史发展中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基因保留在其后裔的文化血脉之中,形成了崇虎的民俗意识,并反映在民间艺术作品之中。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宝鸡家园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欢迎发表评论。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来源: 编辑::石头
[宝鸡家园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