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家园网
您当前的位置:宝鸡家园网 > 娱乐信息 > 综艺 > 内容

扶小风:守望乡魂的游子

日期:2015-05-12 来源:宝鸡家园网 【关闭
   近期,一部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化随笔一经上市,便引起了读者的广泛热议和媒体的关注,尤其对于陕西宝鸡的读者。这部作品名为《湋川笔记》,作者扶小风是一位年轻的八零后作家。尽管这部作品只把视野投向关中西部扶风人文古迹的思考和扣问,但作者却另辟蹊径,寻觅古今,行吟于历史,在历史交叠与文化沉浮中寻觅深层的内在含义,并将乡愁融入对历史的反思、对文化旧迹的巡礼和对岁月的感叹中。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闫晓昀评价这本作品“具有大散文的醇正厚实,也不乏文艺散文的轻盈灵动。”
   扶小风,原名李宇飞,生于1981年,陕西扶风人,现居青岛。著有长篇小说《左年》,散文散见《延河》《青海湖》《散文世界》《秦岭文学》等刊物;另有作品入选《盛开年选·2013散文卷》《中国最美散文》《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4)》等文集;2014年获第二届孙犁文学散文奖。
 
   写作∣写故乡和遥远的记忆
  记者:为什么会写一部这样的文化散文作品?
 
扶小风:文化散文是上世纪兴起的一种文体,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启了这类散文的先河。我开始文化散文的写作完全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初意外得到一部康熙年间的《扶风县志》,里面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加之我对历史古迹非常喜欢,所以就探索着用文化散文的方式来记录这些文献中记载的人文古迹,写自己熟悉的地域。而故乡是每一个人记忆中最明晰的地方,因此县志中记载的这些熟悉的地名及古迹便进入了我写作的视野。这也是一种对乡魂追寻的方式,因为客居他乡,远离故故土,因此我只能用文字来回忆和守望,所以才有了这部寄托乡魂的作品。
 
 
 
记者:“扶小风”这个笔名很特别,让人产生很多联想,但是很多人很少会跟一个地名联系起来。
 
扶小风:是的,看到这个笔名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疑惑。著名作家陈仓老师曾说这个名字就是一首诗。当我说起自己的故乡在陕西扶风时,大家才会豁然顿悟,原来这个笔名与一个地名有关。出生地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生命历程中永远无法忘记的烙印。当一个人在外地,他怀念故乡的方式只能通过记忆,或者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因此,我笔下的作品就跟出生地有关,取“扶小风”这个笔名与出生地有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品∣关于湋川的壮丽歌吟
 
记者:湋川是一个地名,它与您的故乡陕西扶风有何关系?我们还听说《湋川笔记》出版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包括书名的选择?
 
扶小风:湋川现在是扶风境内一个村庄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商代末年湋伯带领族人迁居于此,建立湋方国,后依附周原的周国建功立业,并助武王伐纣。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湋川村设县制,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又改湋川县为扶风县。因此现在的扶风老县城最早的名字应该叫湋川古城。因此,书名取《湋川笔记》,是为了让读者熟悉和了解扶风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湋川笔记》的出版,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湋(wei)是一个生僻字,好多人不认识。出版社建议采用“湋”字的简化字“氵韦”,由于这个简化字在辞海中指代的是湖北的一个地名,最终我还是坚持采用“湋”字。这样“湋川笔记”这个书名,才得以“幸存”下来。
 
 
 
记者:《湋川笔记》饱含着您对故乡最深厚的情感,它的出版对于故乡扶风和您,乃至关中西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您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扶小风:《湋川笔记》首先对于我而言,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我的孩子,历时三年孕育而成。从着手开始写到资料查询,我翻阅了大量的古典文集,也抄录了大量的碑文,最终确定了写作的内容之后,又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亲身到每一个写作的地方实际考察。所以对于它的写作情感饱满而深厚。而对于我的家乡陕西以及扶风而言,我相信是一部值得大家关注的作品,因为它的内容不仅是对这片土地上蕴藏的厚重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周秦文化深层的探寻,也是对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的梳理和反思。比如大家熟知的一代史家班固、马援、法门寺、周原遗址等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残章,也有众人不熟悉的王豫嘉、王成德、飞凤山、青龙庙、仰韶文化遗址案板坪等历史史实,相信读到这部作品的读者,都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对于关中西府的读者,更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所以,青年作家刘省平评价该书是一部对故乡壮丽歌吟的作品。
 
 
 
职业∣只是一个建筑工程师
 
记者:您工作的行业根本与文字无关,您是如何把握工作与写作的关系?
 
扶小风:文字是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当读者读到你用心写的作品并能够产生共鸣时,说明这是对你劳动成果的极大认可。我本身是一名建筑工程师,整天与建筑行业打交道,所以也很难有时间集中写作。我只是爱好写字,并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写一些东西,当决定要写《湋川笔记》时,原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结果用了三年,所以我不是一个好的工程师,更不是一名合格的作者,更谈不上是一个作家。
 
 
 
自我评价∣文字是洗涤灵魂的种子
 
记者:您如何定位您的读者群,包括您前期的作品和以后作品的定位?
 
扶小风:说实话,我没有对自己的读者群定位过,只是随意写一些自己认为可以拿捏的散文和小说。《湋川笔记》是对扶风传统文化一个阶段性的梳理和传承,它像一本史书,但是是以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也是一本地理随笔,但却记载着很多历史的典故和文学性的东西。因此,非要对我的读者群定位的话,我相信它是小众的,也是一群特殊的、喜爱传统文化的、寻找乡魂的读者群,或者对传统文化有保护意识和积极推进的人群。当然,后期的作品肯定也会与故乡有关,只是可能写作的视角和选材有些变化。
 
记者:作为一个在外的游子,您能否对自己做个简单的自我评价?
 
扶小风:熊培云说,“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我脑海的故乡只是停留在我十八岁之前。所以,对于乡魂,我只能通过文字来梳理和找寻,它是洗涤我灵魂的一颗种子,我在青春时光时把它种下,我相信,随着这种情感越来越烈,它一定会在我生命中生根发芽。尽管,我只是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但我在生命中一直用文字寻找故乡的灵魂。因此,我只能算是一个用寂寞的灵魂守卫写作领地的游子。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宝鸡家园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欢迎发表评论。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来源:宝鸡家园网 编辑::祁军平
[宝鸡家园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