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家园网
您当前的位置:宝鸡家园网 > 县区新闻 > 千阳县新闻 > 内容

千阳县实施移民扶贫工程纪实搬出深山走坦途

日期:2013-03-27 来源:宝鸡家园网 【关闭

    三月的千河两岸,桃花、梨花成片盛开,飘香四溢,春光中孕育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记者近日走进千阳采访,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最抢眼的“景象”莫过于移民扶贫项目建设掀起的滚滚热潮:在高崖镇县城居住小区、水沟和草碧两镇移民安置点等建设工地,那飞溅的焊花、穿梭的车辆、施工人员挥汗忙碌的身影构成的生动场景,以及那一台台挖掘机、装载机、搅拌机发出的“突突”轰鸣声,犹如在演奏着千阳县大规模实施移民扶贫工程的恢弘乐章……
    行进在或铺柏油或水泥硬化的乡村道路上,记者不时看到有崛起的移民安置小区,那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外观灰白色相间,亮丽的村落尤为引人注目。“咱千阳今年还将有一大批贫困群众告别深山区,走出土窑洞,离开土坯房,住进水、电、路齐备的新居。”县上领导满怀信心地说。
探索一种新思路
    “搬出窑洞过新年,住进新房享幸福”……因为过完春节不久,在草碧镇扶贫移民小区和“三无户”集中安置点,从家家户户仍然十分醒目的门联上,你便能读出村民们对党和政府的深情。
    3月 20日,记者在这个安置点采访看到,家家厨房里都建有节能回风灶和吊炕,锅台边装上了水龙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我们这些人是从磨朝、白村寺、屈家湾三个村搬来的,今年大家在这个新村里过了第一个春节,美得很。”“三无户”邢积仓说,“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真是托了共产党好政策的福咧。”
    是的,作为农村特困群体的幸福归宿,草碧的“三无户”集中安置点,是千阳近年来推进移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它向人们展示出千阳县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差异及资金投入等诸多因素影响,千阳县至 2010年底,还有 5万多农村人口尚未脱贫,他们基本都分布在南北二山、山塬结合和山川结合的“三大贫困板块”上 52个贫困村里。这些村因为存在土地资源贫乏、发展空间狭小、基础条件差等问题,绝大多数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顶、沟壑、梁峁、林区,行路、上学、就医、吃水等极为不便,条件异常艰苦。但如果说要让这里的人“不挪窝”,仍然去走“就地脱贫”老路子的话,那“摘穷帽”的速度有多慢、工作难度有多大,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长期居住在深山里的农民,走怎样的路才能尽早尽快脱贫致富呢?面对这一问题,千阳县委、县政府从两年前开始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困难问题作为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和突破口,并在本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就着力解决“三大板块”贫困问题,探索了“三集中、四告别”(贫困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农村社区集中,告别深山区、土窑洞、土坯房、单家独户)的具体思路,决定举全县之力,大气魄、大强度地实施移民扶贫搬迁,以加速推进贫困村向小康目标迈进。
    有思路,就有出路。实际上,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草碧镇扶贫移民小区和“三无户”集中安置点,正是千阳县近年来创新工作思路、成功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模式的一大亮点。
创造一个新模式
    因为千阳农村有 1万余户 4.5万人口仍然居住在土坯房或土窑洞里,生活条件差,生产发展慢,所以县上实施的“三集中、四告别”工程,其主旨就是引导贫困群众告别“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恶劣环境,与陈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决裂,让他们过上新生活。
    城关镇庙岭村地处县城以南 25公里的深山区,全村 3个组的 160余户群众散居于18座山梁和 25条沟里,所形成的自然村多达14个,其贫困现状令人震惊:村上没有一条水泥路,全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大多数村民居住在一座座茅草房或土窑洞里,吃水不是人挑就是驴驮……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村里十多年竟然没娶进一个新媳妇,光棍汉就有 50多个;有人为了“下一代”能远离老祖宗留下的“穷窝”,就让儿子倒插门;有人甚至宁愿举债,也要“咬牙”给娃娃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买地建房子;也有的人不辞辛苦,专门陪孩子到县城租房念书。“不把贫困群众从深山区彻底搬出,千阳的农村就很难从根本上整体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小康的预期。”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历史性地摆到了千阳县的各级领导面前,用县委书记郝晋升的话说:“移民扶贫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对千阳而言,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县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义无反顾地抓下去,尽早抓出老百姓所期盼的成效,让他们从搬迁中感受到幸福指数的大提升。”
    万事开头难,敢问“路”在何方。 2011年初,县级四大班子领导通过对庙岭、柳王庙、老庄沟、高崖等地处深山区的贫困村深入进行调研后,很快形成了“在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庙岭村先期进行整村搬迁试点”的意见。
    开始遇到的问题是,庙岭村要实施整体移民,必须有可供集中建房的地方。为此,县上果断决策:在县城建设扶贫移民小区,将庙岭人全部搬迁到县城,让他们一次性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新生活。
    在县城为农民统一建设居住小区,在千阳的历史上没有先例。建房的“方位”选定后,县上及时与城关镇惠家沟村群众积极协商,在此征用土地,并一次规划了 6栋 6层住宅楼共 204套房子,还为惠家沟村的蒲家山、岳家庄两个偏远自然村预留了搬迁空间。
    “挪旧窝,安新家”,贫困群众要走出深山区,单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提供必要的扶持。这一年,当庙岭村整体搬迁工程加快推进的时候,县上又将草碧镇屈家湾、磨朝、白村寺等三个村挤进国家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之列,这样一来他们可分别获得国家 1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问题是,如果把这些有限的钱“撒”向距县城 30多公里、分布于 6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 40多个自然村里去盖房或修路,那无疑是杯水车薪。
    是按部就班、复制农村,还是破除窠臼、另辟蹊径去谋划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发展,在认真分析县城“西扩南移”及“草水新区”急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后,果断作出将整村推进项目与“三集中、四告别”工程相结合的决策。两年来,县上正是利用中省许多“四两拨千斤”的专项资金,依照“庙岭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扶贫移民小区建设。县上领导向记者说,目前,屈家湾、磨朝、白村寺、上店、罗家塬等 5个村正在联建扶贫移民小区,可望在三至五年内使这些深山区的更多群众搬迁到商贸繁荣、交通便利、产业发达的“草水新区”,过上“生活在城镇、居住在社区、务工在园区、务农在山区”的市民化生活。
    这就是千阳县在近两年来实施“三集中、四告别”工程中,所形成的“深山区进城镇、贫困户进社区、三无户集中安置”移民生产生活新模式。
拓出一片新天地
    “三集中、四告别”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注重整合各种力量,捆绑各项资金,协调各方关系,全力进行推进。”县委副书记王雪峰向记者说。这项工程是千阳县构建“新十年大扶贫格局”的重头戏,县上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包抓制度,全县抽调 63个县级部门,定点包抓52个贫困村,开展县级领导联镇包村、县级部门包村扶贫、机关干部到户“一包三年不变”的帮扶活动,使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向贫困村集中,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动贫困村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高崖镇距县城 60多公里,贫困程度堪称“庙岭村之上”。那么,敢不敢对有着上千户 4000多人的高崖镇实施“整镇搬迁”?回答是肯定的。千阳通过在庙岭、草碧、水沟等村镇实施扶贫移民小区建设,已积累了跨组、跨村的大跨度移民搬迁的成熟经验。“照葫芦画瓢”,县委、县政府去年 3月份又激情满怀地重槌擂响了“对高崖镇群众向县城集中搬迁”的威风战鼓。
    决策具有先见之明,落实贵在抢时行动。高崖的整镇移民搬迁项目一经启动,县上就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将县城南边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 30亩商业开发土地,无偿划给移民小区,一下子解决了一期工程的建房用地及移民对象的筹资负担较重问题。同时,县上还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王雪峰和县委常委、副县长崔省强挂帅的高崖镇群众进县城居住小区建设领导小组,落实部门分工,抽调工作人员,重炮打响了突破深山区特困板块大规模移民的扶贫攻坚战。
    移民扶贫搬迁,为千阳的贫困村“移”出了一片新天地。记者在高崖镇移民小区建设工地看到,一期工程的 10栋 6层住宅楼已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我们坚信,用不了多久,高崖镇群众将会过上和县城人一样的生活。”县委常委、副县长崔省强说。其实在该项目开工之前,县上已将纸坊尧、槐石、孟家咀等村整体搬迁到川道上的新村和中心社区。
    将山区农民搬迁到城镇,如今在千阳县成为现实。“我确实没想到,我一个收入有限的农民,现在享受到了城市人的生活条件。”从屈家湾村第一个搬迁到扶贫移民小区居住的何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至今,让何建明难以忘记的是去年的 8月15日。这天他正忙着喜迁新居,碰巧遇到了前来千阳调研的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何建明那宽敞明亮的单元房里,赵书记在听了他的“搬迁故事”后,对市县领导说:“千阳县把扶贫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在县城、在城镇为农民建居住小区,这是关中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之举,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是的,千阳县从 2011年启动实施“三集中、四告别”工程以来,已在 3个镇建成了 4个扶贫移民小区,在落成的 13幢 6层单元楼房里,草碧镇的移民群众已经开始陆续入住。有趣的是,当地有人告诉记者:“移民小区近期已娶进 4个新媳妇咧。”
    搬出深山走坦途。我们相信,在千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加速推进的“三集中、四告别”移民扶贫工程,必将使这里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因此而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的山区广大群众,定会享受到“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这一改革发展的成果。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宝鸡家园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欢迎发表评论。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来源:宝鸡家园网 编辑::董楠
[宝鸡家园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