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家园网
您当前的位置:宝鸡家园网 > 县区新闻 > 岐山县新闻 > 内容

岐山县安乐镇“水利兴 安乐富”

日期:2011-02-23 来源:宝鸡家园网 【关闭

    西府人都知道岐山县安乐镇不缺水。

    说不缺水,是因为安乐居住在长年咆哮不止的石头河畔。这条河从秦岭北麓斜峪关流出后流入渭河,长达近 20公里,居住在河东边的 2.6万人耕种着 3.8万亩土地。因为有石头河里的长流水,河畔几乎全种的是水稻,大米成为当地人出产的唯一粮食品种。到上世纪 70年代,国家在斜峪关修建水库后,石头河再不咆哮了,只有细水长流,河畔的旱地慢慢变多了。安乐人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了。群众说,水田变成了旱田。

    2月 22日,记者来到安乐镇采访,得知如今的安乐又不缺水了。问其原因,镇党委书记张永科告诉记者:“这与安乐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关。”调整什么? 2002年前后,安乐人受邻近眉县人的影响,开始种植猕猴桃,先下手的人一下子发了。特别是近年来,镇上把猕猴桃作为加快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来抓,每年都要派专人外出引进新品种,统一采购苗木,帮助群众扩大种植面积。从此,猕猴桃又逐步代替了玉米和小麦。

    难道种猕猴桃就不缺水?回答是否定的。说起浇地,这在农村是个最恼人的麻烦活。而对安乐人来说,浇地根本不在话下,不用镇村干部宣传动员往地里催,浇地早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问题是,种植户不怕浇地,就怕没水。“所以,‘抓水’就成为镇党委和政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加快群众增收的头号工程。”镇长康凯对记者说。近年来,打井修渠成为该镇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的硬指标。镇上去年仅在唐家岭、柳家庄和安乐 3个村实施的现代农业高效节灌工程,投资就达到 700多万元,涉及浇灌面积为 1万亩。记者看到,体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形象标志的“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标准,在上述 3个村尽显无疑。

    在唐家岭村三组村民周锁红的猕猴桃地头,记者看到有一条从西干渠通来的引水渠,还有一个“出水桩”。周锁红告诉记者:“这引水渠里流的是石头河水库西干渠的水,出水桩是将抽出的井水从地下暗管中引来后,随时可用软管接水浇地,大水小水任你用哩。”

    张永科告诉记者,有水就有安乐的猕猴桃,也就有了“全市果业十强镇”的称号,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917元,“兴水富安乐”,这话一点也不假。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宝鸡家园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欢迎发表评论。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来源:宝鸡家园网 编辑::小帆
[宝鸡家园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