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家园网
您当前的位置:宝鸡家园网 > 教育资讯 > 内容

祝喜堂老师红学新著《石头记新论》《曹雪芹与脂砚》出版

日期:2014-11-09 来源:宝鸡家园网 【关闭

  潜心探究才女脂砚方显真容

  祝喜堂老师红学新著《石头记新论》《曹雪芹与脂砚》在文友们的期盼中终于出版且销售不错,实属一大幸事。年逾花甲的祝喜堂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后,何以敢于涉足众多名家大腕著书立说、登坛讲授“红学”,并提出“脂砚有其人,与曹氏乃夫妻之实”的出奇观点?

  脂砚有云:我爱世缘随分定,至诚相感作痴人。用生命用灵魂去感读《石头记》,方可把握其价值与真谛,而祝喜堂就是这样一位闭门为《石头记》喜怒言笑的痴人,一位无冕的学者。

  他的红学新著,摒弃隐晦、趋狭之流向,沿着文学本源价值探索和解读,以丰富的考证资料还原、梳理了几近真实经典脉络,甚至切入曹氏创作的思想源头,给予读者清晰的全貌和入微的解析,为更多读者走进大观园触摸《石头记》神魂所在架起了通天之梯。为曹氏立传,填补研究空白,尤其拂去历史尘埃和二百多年的文学迷雾,首次为隐在《石头记》泣血之书中的脂砚立传,使这位才女款款走向读者,是对红学研究的重大补遗。《曹雪芹与脂砚》可视为《石头记新论》的补篇,两本书又共同构成“脂评石头记”的补篇,映照脂评与《石头记》,相得益彰。

  脂砚是曹雪芹及《石头记》的红尘没落与自由精神的双重知己,无疑祝喜堂也是曹雪芹二百多年后的知己。伟大的作品历来都是物质、精神冰火两重天磨砺之后击穿俗世的超越之物,如司马迁之雄笔《史记》,曹雪芹之血泪《石头记》。而祝喜堂此二本新著以简笔勾勒、精妙解读,为我们展开浸透着“一芹一脂”著述巨著鸿篇辛酸超然的生命历程。

  人学心学启“石头”之精神密码

  文学是人学,人学其核心是心学。人学就应从身世探究,心学则当由灵魂考量。《石头记》研究者著述甚众,祝喜堂的探索、考证,是在人学心学原则下紧贴曹雪芹和脂砚生命的审读。

  大凡惊世之作,总有“书愤”的精神因子充盈其中,曹雪芹、脂砚有着从锦衣玉食到食不果腹的凄凉潦倒经历,他们感叹身世之巨变,重新认识并击穿现实荒诞的存在,一起完成了生命奔向精神自由的质的飞跃,开启了民族向自由思想迈进的先声。《石头记新论》之“《石头记》隐写的末世史实”篇目,就是生命之“大困境”,而《石头记》中对此“大困境”具体化和抽象化,则是曹氏对坚硬不可改变的生命的“灵化”。祝喜堂年逾花甲,不染尘埃,保持了如曹氏般赤子之心,因此他获得了开启大观园的密钥,与曹氏及其书中人物同感念共悲戚,在新著中可明显感受到其赤诚。

  从心学角度看,《石头记》切入了人物的灵魂态,几乎每个人物都是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最终穿破了现实礼教的虚伪、残暴,将生命的诗意、人性本真的理想归入了禅宗。《石头记新论》中大量篇目对此给予入微的解读和揭示,准确把握了《石头记》绝不是风花雪月的物质生存关注,而是人类生命诗意的存在关注这一撼世之作的核心内质。《石头记》是曹氏的生命、心灵寄托之作,穿越了现实的困苦,捍卫了生命的诗意、道德的诗意,告知我们,物质存在只是生命的过程,精神自由、道德完美则是人性永恒的本真存在,甚至为维护、捍卫生命之尊严要付出生命的存在。

  为曹氏和脂砚立传,依然遵循人学心学原则,准确把握了二人的精神气质。在祝喜堂笔下,脂砚与曹氏,二人与《石头记》血脉相连、精神相融,此生只为此书来;笔墨点点中,祝喜堂与曹氏、脂砚遥远心灵相通之感袭面而来。正因这种心灵相通,祝喜堂方能从脂评条目中拨云见日,还原250年前的文学创作现场,还原出一代才女的真面容。祝喜堂以诗论人,以诗评著,既是文化文学的自信,又是一种直指“灵石”神韵的质地表达。

  直击往事经典审视民间视野

  在《石头记新论》“红楼研究的长河浪花”篇中,祝喜堂直击红学研究往事,以阶级观点剖析曹氏巨作,是可笑的;以大清历史、曹氏族源探究,是狭隘的;以学术价值审视,必然远离大众。红学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而孤立存在,真正的读者和学者,应该有一双慧眼,对此有所甄别。

  研究红学,确立何种视野更能使之进入大众感知层面?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为人们做出了表率,其《史记》因拒绝官方姿态,确立还原人物于时代的民间视野而成为千古良

  史。直击本质存在的姿态,而不受任何外在包装的影响,其核心是一种本真的状态。《石头记》中主要人物序列,全部保持一贯或一时的生命本真状态。祝喜堂正是运用民间视野的探索,故更能接近真实,他有强大的洞悉和还原现场的能力,以心灵本真感知、剖析了曹氏、脂砚的人生及《石头记》。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感知生命、道德的诗意,才能走近贾宝玉、林黛玉这些大观园中“真人”。而祝喜堂恰为率真之人,他解读曹氏经典,就是一种空灵的缘起。而今天被经济大潮迷失真性的人们,正需要生命的返璞归真。

  纯真眼光脂砚题诗亦是本真

  祝喜堂审视《石头记》,可谓纯真眼光,因此更得其要。这两本红学新著亦有微乎其微的偏颇认知,读者当作文学鉴赏的一种普遍性联系思维认定即可。而把握祝喜堂求证、求索红学真谛的思维、方法,以及站在经典之外看经典,以真诚洞察、捕捉每一丝一缕的灵动和俯瞰经典全貌的文学本源价值探求姿态,才是这两本书的旨要。“有道真人不显身,拨开云雾见奇峰”,既是祝喜堂对脂砚的评价,也是曹雪芹的写照,一定程度上也是祝喜堂本人及其著作的写照。这也是祝喜堂探索《石头记》的缘起。其布局结构高妙的新著,和曹雪芹的惊世之作同样属于民族文化根性——大一统式的思维。《石头记》与脂评是中国文学经典中最为艳丽的并蒂莲,祝喜堂这两本论著则是盛开在华夏文明源起之地红学研究的并蒂莲。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宝鸡家园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欢迎发表评论。
浏览次数: [返回顶部][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来源:宝鸡家园网 编辑::王克楠
[宝鸡家园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